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见附件2。
经实地核查合格,审查组应将《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生产许可证抽样单》(见表5)、《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见表6)和抽取样品及其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一起封存,留存企业(封条需加盖审查部印章)。
企业自主选择的检验机构到企业后,对封存的样品与抽样单进行核实,并填写抽样单中的“检查抽封样核实情况”栏目。现场检查后填写《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生产许可证尺寸偏差、表面质量检查记录表》。并将以上表格和抽取的理化样品及其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一并封存,7日内由企业送至检验机构(封条需加盖检验机构印章)。检验机构将以上表格随检验报告寄至审查部。
附件2
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生产许可证
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企 业 名 称:
企业生产地址:
产 品 单 元:
产 品 品 种:
产 品 规 格:
核 查 日 期: 年 月 日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实地核查结论的判定原则
1、本办法进行判定核查结论的内容:一、质量管理职责,二、生产资源提供,三、人力资源要求,四、技术文件管理,五、过程质量管理,六、产品质量检验,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共7章27条41款。
2、项目结论的判定:
(1)否决项目结论分为“符合”和“不符合”(否决项目条款在本办法中标注*),否决项目为2.1生产设施、2.2设备工装的2.2.1款、2.3检测设备的2.3.1款、6.3出厂检验共4款;
(2)非否决项目结论分为“符合”、“轻微不符合”、“不符合”。非否决项目共37款。
3、核查结论的确定原则:否决项目全部合格,非否决项目中轻微不符合不超过8款,且无不符合项,核查结论为合格。否则核查结论为不合格。
4、审查组依据本办法对企业核查后,填写《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和《企业实地核查不符合项汇总表》一式四份。
一、质量管理职责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1.1
|
组织
机构
|
企业应有负责质量工作的领导,应设置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
|
1.是否指定领导层中一人负责质量工作。
2.是否设置了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1.2
|
管理
职责
|
应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
1.是否规定与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
2.有关部门、人员的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1.3
|
有效
实施
|
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
1.是否有相应的考核办法。
2.是否按制度严格实施考核并记录。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二、生产资源提供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2.1*
|
生产
设施
|
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且能正常运转。
|
1.是否具备满足申证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设施及场所。
2.生产和检验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
|
o 符合
o 不符合
|
|
2.2
|
设备
工装
|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款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
1.是否具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必要时应核查其购销合同、发票等凭证及设备编号。
2.设备工装性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加工要求。
3.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
o 符合
o 不符合
|
|
2.企业应有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
1.是否有设备管理制度,内容是否完整。
2.是否建立了设备台帐和档案。
3.主要生产设备是否有操作规程。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企业应有工艺装备和模具管理制度并能执行。
|
1.是否有工艺装备和模具管理制度,内容是否完善。
2.是否有模具的台帐和使用卡片。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4.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维护保养完好。
|
是否有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及实施的记录。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3
|
检测
设备
|
1*.企业必须具有本实施细则5.2款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
|
1.是否有本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必要时应核查其购销合同、发票等凭证及设备编号。
2.设备性能和精度能否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需要。
|
o 符合
o 不符合
|
|
2.企业应有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检测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
1.是否有检验、试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2.是否建立了检测设备的台帐。
3.在用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是否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并有标识。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三、人力资源要求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3.1
|
企业
领导
|
企业领导应掌握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且有安全生产意识。
|
1.是否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常识。
⑴了解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安全生产法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
⑵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
2.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⑴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
⑵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2
|
技术
人员
|
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
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3
|
检验
人员
|
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标准和相关检验标准与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检验技能。
|
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是否掌握产品标准和相关检验标准与检验规定。
3.是否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
4.是否能熟练准确地按规定进行检验。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4
|
生产
人员
|
生产人员应能看懂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和工艺文件等),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
|
1.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
2.是否能看懂相关图纸和工艺文件。
3.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5
|
人员
培训
|
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
1.是否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并有相关记录。
2.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如无损探伤人员等)。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四、技术文件管理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4.1
|
技术
标准
|
1.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款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
1.是否有《实施细则》中所列申证产品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2.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并贯彻执行。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如有需要,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
1.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是否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
2.企业产品标准主要技术和性能指标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o 此项不适用
|
|||
4.2
|
技术
文件
|
1.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完整性、齐全配套,且签署、更改手续正规完备。
|
1.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包括图纸、成品与半成品及原辅材料检验规程、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卡或工序卡、工艺监督记录卡等质量控制文件等)是否正确、完整、齐全配套。
2.技术文件签署、更改手续是否正规完备。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必须完全一致。
|
1.技术文件是否与实际生产和产品一致。
2.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技术文件是否一致。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4.3
|
文件
与记录管理
|
1.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
|
1.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2.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3.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
4.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
1.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2.是否有文件的发放记录。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五、过程质量管理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
5.1
|
采购
控制
|
1.企业应制定采购原、辅材料及外协加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制度。
|
1.是否制定了控制文件。
2.内容是否完整合理。
(外购管坯的需提供供方生产许可证。)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企业应制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辅材料的供方及外协单位的评价规定,并依据规定进行评价,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
1.是否制定了评价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了评价。
3.是否全部在合格供方采购。
4.是否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企业应根据正式批准的采购文件或委托加工合同进行采购或外协加工。
|
1.是否有采购或委托加工文件(如:计划、清单、合同等)。
2.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
3.采购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
4.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或外协加工。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4.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零部件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
|
1.是否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
3.是否保留检验或验证的记录。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5.2
|
工艺
管理
|
1.企业应制定工艺监督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
|
1.是否制定了工艺监督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其内容是否完善可行。
2.是否按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 企业应有成品的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的管理制度,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
|
1. 是否有成品搬运、包装、贮存、防护和交付的管理制度,并执行。
2.有无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装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
3.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3.企业职工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
企业职工是否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5.3
|
质量
控制
|
1.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
|
1.是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
2.是否在有关工艺文件中标明质量控制点。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企业应制订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
1.是否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完整。
2.是否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5.4
|
特殊
过程
|
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事先进行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
|
1.对特殊过程(如熔铸、热处理等工序)是否事先进行了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和过程参数监控。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5.5
|
产品
标识
|
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
|
是否规定产品标识方法,能否有效防止产品混淆、区分质量责任和具追溯性。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5.6
|
不合
格品
控制
|
企业应制订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品出厂。
|
1.是否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3.不合格品经返工、返修后是否重新进行了检验。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六、产品质量检验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6.1
|
检验
管理
|
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
1.是否有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能否独立行使权力。
2.是否制定了检验管理制度。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2. 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
1.主要半成品、成品是否有检验的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
2.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是否完整、准确。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6.2
|
过程
检验
|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
1.是否对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作出规定。
2.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
3.是否作检验记录。
4.是否对检验状况进行标识。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6.3*
|
出厂
检验
|
企业应按细则表4《铜及铜合金管材产品出厂检验项目》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和试验,出具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
|
1.是否有出厂检验规定、包装和标识规定。
2.出厂检验和试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产品包装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按标准要求出具产品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
o 符合
o 不符合
|
|
6.4
|
型式
试验
|
应分别按产品标准YS/T 450-2002《冰箱用高清洁度铜管》第5.4条和YS/T 451-2002《塑覆铜管》第6.2条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
1.是否进行了型式试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
2.检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3.是否符合有效期限。
4.企业委托检验的,查检验机构资质是否符合5.2条款的规定;自行检验的,查是否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见表3.1)。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o 此项不适用
|
|
6.5
|
定期
检验
|
应分别按产品标准GB/T 19447- 2004 《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翅片管》第6.3条款和GB/T 8892-2005《压力表用铜合金管》第6.3条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
1.是否进行了定期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
2.检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3.是否符合有效期限。
4.企业委托检验的,查检验机构资质是否符合5.2条款的规定;自行检验的,查是否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见表3.1)。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o 此项不适用
|
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
序号
|
核查
项目
|
核查内容
|
核查要点
|
结论
|
核查记录
|
7.1
|
安全
生产
|
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实施。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车间、库房等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进行隔离和防护。
|
1.是否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
2.危险部位是否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3.车间、库房等是否配备了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4.是否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隔离和防护。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
|
7.2
|
劳动
防护
|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
|
1.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安全生产及劳动防护培训。
2.是否提供了必要的劳动防护。
3.员工的生产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
o 符合
o 轻微不符合
o 不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