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 » 综合资料 » 正文

    Cu及热处理制度对Al-Mg-Si系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2
    铜之家讯: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强化元素Cu含量的改变及不同时效制度对Al-Mg-Si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腐蚀产物的构成及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观察。

    Cu及热处理制度对Al-Mg-Si系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何立子, 张晓博, 孙秋霞, 崔建忠

      (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 沈阳 110006)

      摘 要: 采用浸泡腐蚀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强化元素Cu含量的改变及不同时效制度对Al-Mg-Si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腐蚀产物的构成及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观察。浸泡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峰时效的状态下,在0.5%Cu以上的合金中可观察到明显的晶间腐蚀,而且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最大腐蚀深度增加;在欠时效状态下,1%Cu以上的合金中观察到了微弱的晶间腐蚀;在过时效状态下,所有实验合金均只出现点蚀。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的增加,合金的φcorr向正的方向变化,Jcorr增加,欠时效状态下的φcorr比峰时效状态下的负,腐蚀电流密度较小。








     

     
     
     
     
     

     

     
     
    推荐图文
    推荐资料
    
     
     
           
    购物车(0)    站内信(0)